地点
诗文库
拟岘台记后景定四年八月 宋 · 家坤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九一、同治《临川县志》卷九、光绪《抚州府志》卷九
耳目之所接者皆物,心之所会者为理。
君子周游斯世,历览宇宙,不胶乎事物以为胜槩,不役乎耳目以为胜赏,身之所至,心亦至矣,心之所存,理亦存焉。
事物万殊,理则一致,耳目异趣,心则同归。
彼以物观物,则南北东西封疆之各异,浅深大小山川之各殊,风气有醇疵,土地有厚薄;
若以理观物,则飞跃上下,莫非化机,屈伸蛰藏,莫非精义,大而日月星辰同其运行,微而草木昆虫同其生化矣。
盖理之所著,心之所察,通天地等一胜慨,合人我共一胜实,非彼疆此界可得而私其同异,非管窥蠡测可得而囿其广狭也。
郡城隅有台宅高阜,昔人谓其风物可齐岘首,名曰「拟岘」。
吁!
以理言,吾不知其所以为异;
以物言,吾不知其所以为同。
其差殊者非理之真,其近类者非物之真。
以为同也,则尽天下风景实相贯通,何独临汝岘首可以相拟以为异也,则临汝岘首尚莫得而相比周,况天下散殊之风景哉!
昔人不尽言、不尽意尔,宜有以发之。
《国风》不忘召伯茇憩之地,《鲁颂》载歌僖公乐饮之处,流风善政,与故国山川相为悠久。
羊叔子于岘首,其殆类是。
吾侪缮治亭馆,以修其物,不若明审政教,以修其理,拟其游观之迹,不若拟其牧养之心,此心此理,流动充满,不为耳目事物所梏,与天地造化同其不息,则千百载而一日,千万人而一心,可使当年行乐之处,长为后日去思之地。
引而伸之,触类而长,可以拟,又可以拟鲁,可以继召伯,凡大夫师长不惟逸豫居其地,宜其民永其闻者,吾各得而拟之。
俯仰今昔,无人而不自得,何山川同异之足云!
然则吾之扶植斯台者,不以畚筑,不以陶瓦,不以户牖矣,愿相与心领而意会。
景定癸亥仲秋眉山家坤翁记。
重脩州学大成殿景定五年正月 宋 · 家坤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九一、同治《临川县志》卷二四、光绪《抚州府志》卷三二
厥初生民,天人不二,道之精一,天之历数在焉。
圣人继天而王,作君作师,道也。
位与偕行。
周辙东,王迹熄,天所畀,圣所膺,分裂晦𩞾,莫知所主,纲沦法斁,天人始二。
吾夫子躬天道,无天位,以有其事,退而阐明至教,述作圣经,用宗主三才,用范围有极,用迓续帝统。
然后君臣父子以定,天地万物以位有,山川河岳以流峙,日月四时以代明错行,天经地纬,帝德王功,以昭明不坠,巍乎大哉!
盖道不待有天下而行,功则等百王而上之矣。
斯民履后土,戴皇天,到于今受其赐勋不自知,有能修其党庠遂序,放其重,黼其纯,实其旅,严其堂陛,尽敬于夫子者乎!
报德报功,以王礼祀,惟有国典寥寥仅存。
跨秦历汉,圣人不作,莫为之的,以一统类,典章废,防范隳,人之溺于佛老,淫于鬼神者,相与张皇祸福,以翼其说。
闻者欢趋,谓利可求,害可避,委金帛,盛土木,以崇侈其居,沉沉乎巨丽。
见者复洞心骇目,信其有神灵,叩头归仰,惟恐其后。
盖彼以利欲诱之,此以理义导之尔。
欲则无极,理则有止。
欲之所就者,其事必奢而放,理之所存者,其物常俭而法,固也。
吁!
是间非理义实主张,是虽有利欲,将安所施。
甚矣,人情之靡,昧所本而从所竞。
然道之污隆,不与存焉。
茍荡摇于利欲,鼓舞于怪神,出于典章防范之表,违乎天则帝制之常,虽其高大拟于宫阙,华采踰于图绘,皆朽木稿壤尔。
临汝居山川风气之会,以声名文物为江西称首。
俯而察星,所占为斗牛文明之分;
仰而观象,上通乎太微。
斗之魁,星之文昌,实所临炤。
中而人,则乐、晏、曾、王、陆氏,故家文献,足以證斯文不在兹乎。
夫子之堂,梁柱屏障,牖户几席,黝然凝尘,惧弗称命。
具备其物,而新其陈,又采椽丹漆,以施彰之。
素王南面,门弟子北面,垂其衣裳,冠冕佩玉,仰钻前后,金声玉振,四代乐之盛,宗庙百官之富,洋洋乎如在其上,其左右,多士骏奔,人知兴起。
今而后博五氏之文,归约于夫子之浚临汝之流,以通乎洙泗之源,明此之理,渺彼之欲,敬此之义,羞彼之利,典章贵,防范尊,人文兴,天象应,千载一日,去圣一心。
吾党小子,庶几得与于斯文矣!
岂曰春秋奉祠,报德报功而已。
景定甲子正月日,朝散大夫、知抚州军州家坤翁记。
李周故继母仙居县太君姚氏可赠襄阳郡太君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九○、《净德集》卷九
敕:神锡以福,惟四海之与同;
母主于慈,虽九泉而必报。
予方致祀以均庆,尔可承休而显亲。
具官某故继母某氏,来嫔德门,率履妇道,乃有良子,进为近臣。
推积累之源流,不忘阃德;
正追荣之名分,式慰孝思。
魂兮有知,歆此休命。
窦庠 唐 · 褚藏言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一
府君讳庠字冑卿
家世所传。载于首序府君初应进士
感于知己一言。遂从事商洛
授国子主簿。未几而罢。
吏部侍郎韩公出镇武昌。美公之才。
辟为节度副使。迁监察御史
俄而昌黎移镇京口。用为节度副使
殿中侍御史昌黎却入。
公至辇下。迁泽州刺史
秩满。时光禄卿范公由吴郡宛陵
奏公试太子中允侍御史。为团练副使
加章服。府罢。
除奏天县令。迁登州刺史
昌黎留守东都。又奏授公为汝州防禦判官
检校户部员外郎侍御史。后迁信州刺史
三载转婺州。亦既二载。
遘疾告终于东阳之官舍。享年六十有三。
公天授倜傥。气在物表。
一言而合。期于岁寒。
为五字诗。颇得其妙。
嗣子匡馀。疾没世。
次曰繇。晋州司法
次曰载。国子监直讲
皆克荷素风。聿修官业。
诗笔散落。编录未遑。
盗贼论二篇 其二 下篇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一
庶民所以不安其田里,弃钩锄而乐为盗者,岂非法制坏乱,而势有以驱之使然耶?
何则?
天下之乱必先有势,而其势盖常生于上之有所惮而不敢为、无可观而不足畏。
盗贼之初起,非有陵突郡邑之心,至其久也,习知郡邑之吏庸懦不材,举动施设无奇伟可观,然后有轻郡邑之心。
招安之旗一出,则知上之有所惮而不敢为者,必难于战斗之事;
邀胁郡邑,知其不能应,则郡邑人吏愈无足畏,而招安之权常制于盗贼矣。
艰难以来,招安之策非不尝试,而屡招屡叛,蜂起之众益多于前。
汉法,逐捕盗贼责部刺史二千石
吾丘寿王有言,盗贼犹有,老吏二千石之过。
渤海废乱,二千石不能禽制,则诏丞相御史选能治者。
宣帝中兴,郡守多以盗贼课最,盖有自云。
今四方未靖,而以郡邑付之庸愚怯懦之人,徒为盗贼轻侮,横兵劫持,必取招安,得官爵而后已。
自古及今,未闻如此驭盗贼而能图治者也。
且盗贼十年之间,屠杀官吏,脍人之肝,焚村落,掠金帛,怨忿之毒流于骨髓。
其间有不共戴天之雠,叫号无闻,忍耻而未敢发也,一日伺天时之隙,情苦变生,其心有所不可复忍,则操戈拔剑,以报雠为名,叱咤咄嗟,横行天下,以发其忿怒不泄之气,遂至于大乱,此亦必然之理。
昔人云「盗不能乱天下而能召天下之祸」者,此也。
近时士大夫习闻苟简,虑不及远,皆谓虔盗已息,可以奠枕,此最误国之大者。
或谓贼虽未灭,姑以宽朝廷之忧,未为失也。
独不见唐末咸通之盗耶?
招讨宋威妄奏大渠死,群臣皆入贺。
居三日,州县奏贼故在,不十日破八县,攻汝州,杀将吏,而东都大震,则几为宋威之误矣。
若谓爵赏可以收贼心邪?
是时蕲州刺史裴渥为贼求官,约罢兵。
未几诏拜王仙芝,而黄巢恨赏不及己,劫州兵再乱,遂入陈、蔡,攻陷山东,取江州,转攻潭、岳,西扰宣、润,遍天下而势不可遏,则爵赏果不足以收贼心矣。
若谓盗贼已降,便可无事邪?
是时高骈、崔安潜等提兵鏖击,所向披靡,贼气既歼,乃诣太平军乞降,诏授右卫将军
度藩镇不一,未足制己,复叛去,转寇入浙东,踰江西,破虔、吉、饶、信,刊山开道,趋建州,陷桂管,进寇广州
自是势益横骛,有虎噬中原之志。
然则,盗贼来降,果可以保其不叛乎?
若谓贼未破而先言破贼,皆近世之常事,何足怪耶?
独不见唐末诸君屡奏破贼皆不实,朝廷信之稍自安,由是贼得计,整众度淮,破东都,陷京师,入春明门,升大极殿。
迹其所以至此之繇,特原于诸君奏贼不实,其祸遂至如此。
呜呼!
皆前世欺罔误国之明验,奈何取其辙而复蹈之,以为可行也哉!
古人有言曰:「杀人者不死,伤人者不刑,民无所畏,乱莫大焉」。
今盗贼杀人如麻,而赏之以官,盖自古未有大乱之世刑赏失柄,而能有为者也。
惟贤人君子及其尚可以有为之时而图之,过是则恐灾稔祸变,天下靡靡,日转溃腐,遂至于不可支持,然后徐起而图之,则已晚矣(《卢溪文集》卷三三。又见《南宋文录录》卷一七。)
真:四库本作「直」,傅校改作「其」。
汝州园亭宴集奉答太守胡敬先进士摩哩齐德 元 · 乃贤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入郭会亲友,园亭喜暂开。
断冰帘外落,残雪树边来。
秉烛听瑶瑟,停歌引玉杯。
平生乡井意,尽醉共徘徊。
言六事并乞罢京西路转运副使元祐二年八月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九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太平治迹统类》卷二五、《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五五、《宋代蜀文辑存》卷一五
臣近拜疏具陈本末,乞罢言职,免使纷纭之论,烦惑天听,孤危之诚,必蒙圣察。
继闻除臣外路转运副使,虽陛下知臣无他,哀怜全庇,未遂诛戮,犹欲付之一道,养以厚禄,天地父母恩泽深厚,其幸极矣。
然臣尚敢冒鈇钺之盛,倾布腹心,求免寄任者,盖为陛下以臣为是,党人以臣为非,受恩于陛下,得罪于党人故也。
陛下以臣为是,公也;
党人以臣为非,私也。
受恩于陛下,则生可保也;
得罪于党人,则死不可保也。
当此之时,臣欲不言而去,则负陛下拔擢生成之恩,不有鬼诛,必有人祸;
臣欲言之而去,则议者必谓臣因罢职补外,愤怒狂躁,敢肆譊譊。
则臣言与不言,皆可罪也。
虽然,臣今日在谏列,则犹可言,明日罢去则不可复言,抱恨而死,目不瞑矣。
臣宁取愤怒狂躁之责,而不忍负陛下拔擢生成之恩也。
盖为皇帝陛下承祖宗社稷之寄,恭默不言,太皇太后保佑嗣圣,务以德治,帘外之事,有所不知。
每与谋天下之政者,惟执政数人而已;
每与询求朝廷之阙失者,惟台谏数人而已;
每使谈演经术,开发圣性,以充广道德仁义之实者,惟讲读数人而已。
则居此职者,安忍以回邪欺罔报陛下乎!
台官以阿附弹奏而执政应之于内,讲官以怨仇欲报而谏臣助之于外,在臣一介,固不足恤,然此风一启,非朝廷之福也。
何则?
今日恶一小官而击去,明日恨一大吏而中伤,推此而上,何施不可?
虽陛下他日觉之,亦恐根株已深而刬除不易也。
况臣今日已后不复面见清光,无由更上章疏,故于此时,敢效古人之尸谏,详悉条陈当今之事,以补前疏之略,愿陛下知之者六,然后退就鈇钺,亦未为晚。
伏望陛下宽臣愤怒狂躁之罪,一赐省览,幸甚幸甚。
臣闻本朝故事,为御史者,有两府是举主,并须回避。
盖置台谏以检察两府之过,若用其门生故吏,虑致徇私,此祖宗御下之机权,至深至密。
近岁以来,此制隳紊,只避亲戚,不避举主。
昨除杜纯侍御史,明知是韩维亲家,略不回避,奋然用之,无复忌惮,中外传闻,莫不骇叹。
杜纮之子为韩氏婿,情爱岂不相厚,动息岂不相通?
有过则必不言,有怨则必为之报,害政之端,莫甚于此。
虽已罢去,臣深恐他日两府又用其亲戚及门生故吏为台谏,表里作事,以误朝廷。
臣今日不可不言而去,此愿陛下知之者一也。
纯之本末如此,而人不敢言者,畏韩氏之势也。
韩氏之势诚可畏矣。
宗道左司宗古司封,宗师为卫尉刘攽中书舍人,未甚过也。
陛下方以安静为治,进退大臣,务全恩礼,臣亦未敢指此诋韩维也。
至于近日,则颇专恣,以宗文光禄丞,又有待一而权军器丞者,又有夺吏部之阙而为北京通判者,乃其子与侄也。
孔宗翰刑部侍郎杜纮大理卿张元方府界提点辛雍太常博士马玿清河辇运宋彭年司农少卿,扬景谟开封县谢景温成都扬州郭茂恂贪赃放罪得晋州,徐耘待阙,差磨勘染院物帛,皆其亲也。
臣方欲极力言之,而自遭枉奏,势不暇及。
韩维虽已罢免,臣恐他日宰执有如维之强横。
臣今日亦不敢不言而去,此愿陛下知之者二也。
朝廷以太平无事,尊贤重,起程颐于山林之下,而任以劝讲,日侍天子之侧,而访以道义,则非礼勿动,非义勿言可也;
今乃讲读之罢,往往与内侍密语,非其体也。
向者皇帝陛下偶因发嗽,未御讲筵乃申请乞今后须得关报,亦骇中外之听,不知义也。
详定学制,疏缪无取,礼部逐一駮正,三省至今依违未决,议者非之。
臣又风闻汝州侵占民田,数家起讼,邢恕在彼两平其事。
然未审其实有无,果无之,则是他人以恶语加之也;
果有之,则殊非朝廷所以待之意也。
臣知此久矣,未深信之而不言也,至于今日,则不可不言而去,此愿陛下知之者三也。
古者冢宰制国,用于岁杪,量入以为出;
周公制礼,太宰以九式均节财用。
然则邦家经费,乃执政所当留意也。
今聚敛之弊,蠲除已尽,而浮冗之费,殊少裁节,虽降诏委官,裁减冗费,而所减者惟将官公使一项,岁可省十万贯,其他则皆细碎毫末耳。
臣恐他时所入,不足以备所出,未免过取于民,宜诏三省与户部裁定国费,革侥倖,戒姑息,上以益国,下以厚民。
此愿陛下知之者四也。
国家宗社所以延长万世,德泽及人,沦浃骨髓者,盖惩秦汉以来至于五代之弊,无族诛,有贷法故也。
天圣中诏天下刑名疑虑,情理可悯者,皆许上请,例蒙宽贷,州郡应有不应奏之罪,则与免驳勘。
自昔至今,由死得生者,不知几万人矣。
近岁删去此条,于是天下之狱,在可疑可不疑、可悯可不悯之间者,皆畏駮勘,更不奏请,率皆文致其罪,处之死地。
臣恐刑狱益密,而滥死者众,则与免駮勘之条不可复,此愿陛下知之者五也。
夫君子小人之各有消长,观其大势何如,则治乱可知矣。
君子并进则治,小人汇征则乱,世主所以防微杜渐而谨其用舍也。
今朝廷选拔材器,澄清流品,勤亦至矣,而间有小人杂于其中,不可不虑也。
王安礼者,有吏材,晓民事,委以藩郡,乃其所长,然其人操行污浊,心胆粗豪,神宗亦尝称为恶人。
既差知成都,必过阙下,不宜留在朝廷。
许将成资,宜令速赴新任。
卢秉者,昔任两浙提刑,创兴盐法,虐害东南,至今疮痍未复。
渭州处置边事,惟求合李宪之意,曲奉于宪,有如尊亲,尝荐之。
将次服除,决不可用,宜置之散地。
苗时中、李南公、路昌衡辈,皆刻薄之资见于已试,而又任之以经略发运使之职,必无以副朝廷德意而惠养元元矣。
此愿陛下知之者六也。
凡此六者,陛下既已知之,愿以圣谋英断,收揽威权,运于掌上,使大臣小吏不敢为欺天罔日之事,则宗社幸甚,生民幸甚。
臣虽朝去阙廷,暮死沟渎,亦无憾矣。
臣既与当途之人多有仇怨,今转漕之职,必难安处,未免烦言,重浼天听,伏乞除臣远小一郡,俾安其分。
陈传正退居类稿序1096年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五、《净德集》卷一三、《宋元学案补遗》卷九九 创作地点:湖南省衡阳市
予尝志中表陈公传正之墓而铭焉,其行其学其政事既可见矣。
后十二年,谪居衡阳,遇公之子绶,始得公《汉南退居类藁》二十卷读之,信乎志铭之不妄与也。
夫君子之学,始于治性修身,而终于事业,岂特规规于辞采章句而谓之文乎?
积于中,乃发于外;
蕴其实,乃形于言。
表里之相符,本末之相济,而后能也。
譬夫辉山之玉,不责功于琢刻,抚之则温润,击之则清越;
跃冶之金,不资巧于鍜鍊,举之则坚重,扣之则铿鍧,皆本其所有而见焉。
公忠于君,孝于亲,信于朋友,仁于物,故其文之典厚详正,出于天质之自然,乃仲尼所谓「有德者必有言」也。
庆历二年仁宗皇帝进士,置在乙等,上览卷嘉美,谓曰辞理优赡,遂擢甲科。
抑亦士林之宗仰,清议之敬服,其可欺乎!
初名东琪,后改曰习,字传正云。
因日食举直言复奏封事 西汉 · 王嘉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八
臣闻咎繇帝舜曰:「亡敖佚欲有国,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机」。
箕子武王曰:「臣无有作威作福,亡有玉食;
臣之有作威作福玉食,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人用侧颇辟,民用僭慝」。
言如此则逆尊卑之序,乱阴阳之统,而害及王者,其国极危。
国人倾仄不正,民用僭差不壹,此君不由法度,上下失序之败也。
武王躬履此道,隆至成康
自是以后,纵心恣欲,法度陵迟,至于臣弑君,子弑父。
父子至亲,失礼患生,何况异姓之臣?
孔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孝文皇帝备行此道,海内蒙恩,为汉太宗
孝宣皇帝赏罚信明,施与有节,记人之功,忽于小过,以致治平
孝元皇帝奉承大业,温恭少欲,都内钱四十万万,水衡钱二十五万万,少府钱十八万万。
尝幸上林,后宫冯贵人从临兽圈,猛兽惊出,贵人前当之,元帝嘉美其义,赐钱五万。
掖庭见亲,有加赏赐,属其人勿众谢
示平恶偏,重失人心,赏赐节约。
是时外戚赀千万者少耳,故少府、水衡见钱多也。
虽遭初元永光凶年饥馑,加有西羌之变,外奉师旅,内振贫民,终无倾危之忧,以府臧内充实也。
孝成皇帝时,谏臣多言燕出之害,及女宠专爱,耽于酒色,损德伤年,其言甚切,然终不怨怒也。
宠臣淳于长、张放、史育,育数贬退,家赀不满千万,放斥逐就国,榜死于狱。
不以私爱害公义,故虽多内讥,朝廷安平,传业陛下。
陛下在国之时,好《诗》《书》,上俭节,征来所过道上称颂德美,此天下所以回心也。
初即位,易帷帐,去锦绣,乘舆席缘绨缯而已。
共皇寝庙比比当作,忧闵元元,惟用度不足,以义割恩,辄且止息,今始作治。
驸马都尉董贤亦起官寺上林中,又为治大第,开门乡北阙,引王渠灌园池,使者护作,赏赐吏卒,甚于治宗庙。
贤母病,长安厨给祠具,道中过者皆饮食。
治器,器成,奏御乃行,或物好,特赐其工,自贡献宗庙三宫,犹不至此。
贤家有宾婚及见亲,诸官并共,赐及仓头奴婢,人十万钱。
使者护视,发取市物,百贾震动,道路欢哗,群臣惶惑。
诏书罢菀,而以赐二千馀顷,均田之制从此堕坏,奢僭放纵,变乱阴阳,灾异众多,百姓讹言,持筹相惊,被发从徒跣而走,乘马者驰,天惑其意,不能自止。
或以为筹者策失之戒也。
陛下素仁智慎事,今而有此大讥。
孔子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安用彼相矣」!
臣嘉幸得备位,窃内悲伤不能通愚忠之信;
身死有益于国,不敢自惜。
唯陛下慎己之所独乡,察众人之所共疑。
往者宠臣邓通、韩嫣骄贵失度,逸豫无厌,小人不胜情欲,卒陷罪辜。
乱国亡躯,不终其禄,所谓爱之适足以害之者也。
宜深览前世,以节宠,全安其命(《汉书·王嘉传》:后数月日食,举值言,嘉复奏封事。于是上浸不说。)
襄州 唐 · 李骘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四
大中十年春。今丞相东海公自蒲移镇于襄。
四十年诏徵赴阙。今天子咸通五年
公为御史大夫。自始去襄。
于兹六年矣。而襄之卒校民吏。
自七州之幼艾。追思公之养育教训。
相与上言京师。状公之事绩。
请于天子。刻之碑石。
用昭示于无穷。于是天子嘉公之勤。
诏可其奏。明年二月
襄之父老请词于公之旧军副使太常少卿宏文馆学士李骘曰。凡纪公盛德丕绩。
文于碑石。将传乎百千万年。
宜用闻见详熟者。则得其实。
固浅陋。今适当职而为之。
非以文用。其敢于是承命。
退而叙之。公名商。
字秋卿。家世儒门。
修源长波。流芳积润。
自十五代祖讳钦。十四代祖讳某。
两世继为中书侍郎。十三代祖讳湛。
十一代祖讳孝嗣。间代继为太尉
南朝之盛。具在南史本传。
生公世祖讳文远。隋朝国子祭酒
皇朝为国子博士。儒学尊显。
名冠国史儒学篇。高祖幸国学。
博士讲论春秋。诸儒莫能对。
本朝司刑追谥忠公讳有功。即公五世祖也。
中书司刑十叶。服冕乘轩。
重荣叠庆。光隆赫显。
无与为比。司刑当天后时。
累为法官。用法平恕
常以潜德阴功。论出枉陷。
力排酷吏之势。尽忠竭节。
以保护皇室。公能嗣之。
炳为元臣。初公少时工学。
暇豫不为嬉戏。尝以生民休戚为已之任。
凡所经涉。郡国土俗。
四民之业。必皆询访而究详之。
于其利病。无所不通晓。
常曰。使得一县治当。
必为良吏矣。始举进士
文宗五年春。考登上第。
升朝为御史会昌二年
文学选入禁署。宣宗以北边将帅
懦弱不武。戎狄侵叛。
公时为尚书左丞。诏以公往制置安抚之。
归奏称旨。寻授河中帅节。
又移襄阳。公自初仕以至丞相
华贯清级。践历居多。
而未尝履趋竞之迹。含光蕴德。
容貌若虚。人皆汲汲。
我独委顺。尝任殿中侍御史
丞入中书白事。执政因问徐殿中果何如人。
丞曰。今之贤人也。
执政曰。然。
礼部员外郎缺。诸公见言其人。
所言者或再来诣某。有三至者。
徐殿中亦在荐中。足未尝及其门。
殆真贤人与。子言是也。
卒以礼部与公。始为内职
不治民。及受重藩。
使绝塞。则用前所蕴蓄。
道以宽恕为本。本于诚明。
吏民畏公之详达。而不敢欺。
戎虏感公之德惠。皆愿向服。
其来镇襄阳也。亦率是道。
故期年而仁信敷。再期而刑政省。
三年而帑廪实。四年而礼义兴
风教备。问民之所病。
及愿欲而不得者。必尽去而皆行之。
所行之政。存而不朽者有八。
今具襄民之状。庶得传其显实云。
其一曰。汉南数郡。
常患江水为灾。每至暑雨漂流。
则邑居危垫。筑土环郡。
大为之防。绕城堤四十三里。
非独筑溺是惧。抑亦工役无时。
岁多艰忧。人倦追集。
公乃详究本末。寻访源流。
遂加高沙堤。拥扼散流之地。
于是豁其穴口。不使增修。
合入蜀江。潴成云梦。
是则江汉终古不得与襄人为患矣。其二曰。
襄阳荆鄂十道之要路。公私来往。
充给实繁。是必率配行供。
假借办贿求利。岁月不堪。
公乃悉用官储。创置什器。
富供给费。不扰齐人。
往来徒所。憧憧邑人。
信皆不知矣。其三曰。
军人百姓穷困者。多投状陈论。
苦于从前债利。盖以数十邑公私债负不许停。
至于补累摊徵。有加无减。
使家传积欠。户率催足。
延及子孙。例无放免。
飞走无路。怨愤难伸。
官中曾无所收。私室常被搅扰。
公乃缕悉上奏。放免获依。
债户既除。冤声永息。
其四曰。承前役纳所由在田在城居侧近者近百顷。
统谓之马禾。比每年配诸将官健。
出力营种。率岁出功钱。
人不下六七百。例入屯将所由。
官田元无所获。徒遗虚将额。
添市耕牛。破费甚多。
收获无几。公乃废郤其地。
判租与人。每岁所收郤耕种之利。
租人皆获利。使将健永免工佣。
其五曰。襄土疆阔远。
连接江山。每至秋时。
常多寇盗。张旂结党。
夜出昼藏。谓之山栅。
扰害颇甚。烧劫闾井。
驱率平人。至于道涂。
皆须警备。公乃选择少壮官健三百人。
别造营。各为捕盗将。
常令教习。不杂抽差。
训练无时。以为备禦
每闻属县寇劫。当时据数抽行。
晨往夕归。夜发晨至。
皆是并赃捉获。更无孑遗。
顿挫贼心。乡闾遂泰。
因创造捕盗将营屋四百间。分为左右。
中间开报点集。列垛置标。
别创一亭。以为教试之所。
奏立将额。门当通衢。
过客行旅。莫不兴叹。
大中十一年。诸郡搆乱。
起于湖南。准诏徵兵。
同力剪灭。汉南军徵五百人
尅日成功。实自捕盗威强之力。
江西叛将毛鹤构乱。比诸道最甚。
收复倍难成功。当时韦宙仆射乘递先至襄州
奉诏令差兵助发遣。所差五百人
于数内全取捕盗将。并差捕盗都将季友惣领兵士。
小路进发。仍先拣择通引官虞候史庆中与韦宙仆射为元从押衙
榜帖先至江西。安存百姓。
遂收劫乱兵器甲。及韦仆射舟船至江州
其韩季友请捕盗将官健三百人。开道分六路先去。
平明齐到。人皆不知。
机计既行。遂半日内面缚贼将授首者一十三人。
当日行刑。传首赴阙。
韦宙遂奏请且留捕盗将二百人在江西。并奏请权差韩季友都虞候
二年之中。重修置廨署城市。
皆捕盗将功力。其六曰。
荆南中路有蛮水驿。地当卑下。
泥淖常多。暑雨之时。
不通车马。皆是结筏牵挽以济。
公私行人。力出编氓。
妨害农业。缭绕甚远。
两县劳辛。遂径捷就高别一路度宜造驿。
永无差儆之虞。又近于当路十二里。
其七曰。襄州两税。
每差纲官送纳。并有直进胶腊。
其数甚多。例属新官。
岂免败阙。陪备差遣
扰害颇深。每吏部注官。
多不敢受。因访问资纲大数可以资陪人。
遂请度支陆运脚搬驮到京。遣进奏院所由勾当输纳。
既免损污疋帛。又免上供失时。
襄州新官。永无差役之弊。
其八曰。汉阴驿西旧有江亭一所。
迎候皆于此。前后窄隘。
不便筵宴。所要铺陈。
须至汉阴驿上厅内。遂使前后虚豁。
难置门窗。重客居停。
全无床幅。结束非便。
寝止难安。遂别搆设厅。
以备迎送。长廊虚槛。
连接大厅。怪石脩篁。
罗列其所。江波入户。
画舸临轩。信可谓胜游之地也。
又重脩闼。改制上厅。
夏凊冬温。憩息宜便。
别开过路。缭绕江亭。
主客邀迎。咸遂得礼。
因命新亭汉广亭桂江所谓不朽之制。
凡公之为民。于除害兴利。
屈到之芰。子反之饮。
文王昌之蒲菹。虽劳支体。
勤思虑。含辛茹苦。
必行之。未尝一日而懈也。
故制贫民侵刻之负。罢疲卒奸滥之政。
公之仁也。训骁勇以擒盗。
缮甲兵以备武。公之义也。
具候馆之器用。丰馈劳之饩牵。
公之礼也。决高沙之壅。
徙蛮溪之传。公之智也。
免属官之纲。致及时之贡。
利必举。害必除。
公之信也。夫总五常以在躬之谓德。
德及于民之谓政。功之被于物也浅。
则其泽易竭。政之被于物也深。
则其久愈彰。公之去襄六年矣。
民始怀公之德政。而追思咏歌之。
得不谓之被物久而逾彰公之德乎。与夫在治而民之谓疑者异矣。
公前治蒲。亦由是德。
突厥居特峨山者千二百人。相率自外塞渡河。
归附于公。朝廷以虏众持疑两端。
未即信纳。公乃召其酋长。
以恩信谕之。虏皆泣下。
释兵解甲。伏以听命。
因请从齐鲁之间隙地以居之。编籍为耕民。
奏置备征军千人。日令督习。
无有他役。凡盗有新发。
无不立赴者。又教其军积纸为战衣千五百领。
矢不能陷。岁饥乏食。
民流徙不止。于是告廪发豆麰。
贱出以救之。完治城廨。
列树表道。用民之力。
而厚其酬佣。济活以万数。
逾期乃罢。有禽俱巢于属邑之树。
其一巢者为鸷鸟所攫。日暮偫鷇哀鸣。
闻者异之。悯其孤。
遽往食之。爱均已子。
鷇鸟能飞而后去。人咸以为至德之感。
及禽鸟焉。故公前之治蒲。
其仁泽被于物也既如彼。今之治襄。
其德政及其物也又如此。庸讵知异日蒲人之不有相率闻于天子。
而请公之德刻于金石。以传乎无穷哉。
亦将必有采者矣。谨继铭曰。
公德之容。宏深粹元。
公仁之丰。沈积秾秾。
内愉外怿。溥畅昭宣
政以之和。民以之安。
在昔羊公。惟德之理。
有碑于岘。实表厥美。
烈烈显德。蹈之者谁。
旷祀六百。惟公继之。
继之者何。爱民若子。
苞寒餔饥。其急逾己。
日者大江。淫至于民。
万门之命。将荡而覆。
是究是度。惟公之规。
乃决巨壅。大沴以移。
公之来朝。民泣牵衣。
公进就路。攀车从公。
专咸鹾利。无归于私。
公长御史。朝纲以釐。
帝曰汝贤。汝可承弼。
公逊不答。退惟让卑。
帝心益嘉。会襄人来。
请祀公德。刻之于石。
帝曰贤哉。汝真吏师。
政苟不惠。人谁汝思。
嘉乃懿绩。遂命起之。
告示襄人。谓尔咸宜。
帝德明圣。尔言适时。
勿谓天高。其神可欺。
勿谓室暗。而公不知。
善不善报。惟其所施。
尔不吾信。视公之为。
蒲民之生。实公是营。
襄民之富。实公是覆。
汉波滔滔。其注维东。
公思在人。与彼无穷。
公泽惟川。公寿惟山。
是祷是祝。期千万年。
崇碑峨峨。揭于岘巅。
民望而思。永昭后昆。
答婚书 宋 · 韩驹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婚礼新编》卷九
有齐先君之女,择对唯艰;
宁内相之孙,承休未艾。
骤蒙委贶,弗获深辞。
某妹妇德妇功,粗尝闻于训序;
令郎儒言儒行,方蔼著于贤声。
既承中馈之虚,当备执巾之役。
虽微韩姞之誉,以燕高门;
遂成郑忽之婚,岂非素愿!
卿陈不腆之礼,求结无穷之欢!
徐懋功(三) 南宋 · 陈淳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二○、《北溪大全集》卷三四
外日承喻及世俗风波,有谮言之入于百里者,不审其然邪?
此无他,皆由未知心事之故尔。
大抵世俗耳闻目见,口诵心惟,是非美恶,好恶轻重,只是流俗一种见解,初不识古之士君子用心为如何。
不识古士君子之用心,由其不识圣贤学问功夫之所在。
圣贤学问,功用之大,极于弥纶天地,化育万物,而其用功之至切至要处,惟在于此心。
此心寂而静则有直内之敬,感而通则有方外之义,体未发则卓然存大本之中,用既发则粹然达中节之和,在吾身主宰。
入而处己则不愧屋漏,不欺闇室,肃肃乎上帝之临汝
出而应接则如见大宾,如承大祭,兢兢乎不敢有一念之忽。
视不妄视,而视必思明
听不妄听,而听必思聪
言不妄言,而言必忠;
行不妄行,而行必谨。
足容必重,而不妄履;
手容必恭,而不妄举;
口容止,而不妄欬;
色容庄,而不妄笑;
头容直,而颈必中;
气容肃,而屏不息。
山立而扬休,声律而身度,而其所以为戒谨恐惧、提撕警觉,常惺惺乎一敬者,盖又贯动静、显微,彻表里、终始,而无顷刻丝忽之容有间断。
志于古学者,平日用功盖如此。
虽未敢望圣人之纯亦不已,常必勉为,君子之自强不息,一有非礼之稍干吾防,则亟察而克去之;
一有私意之微动其几,则早觉而剿绝之日惟切切自攻其恶,无攻人之恶,乐取人善,于已闻人之过,如闻父母之名,凡其磨砻剔刮,直欲使吾胸中光明莹净,洒如光风霁月,日用浑是天理流行,无一点障翳,尚何有世俗相毁相訾、相倾相陷等猥琐污陋气习?
此岂不为妄言、妄动之大,非礼、私意之尤者乎?
所谓戒谨恐惧、提撕警觉之功者,至此何在?
宁不重为吾心事之累,吾天理之玷乎?
若世俗颠迷于颓波之中,心灵昏昏,莫克主宰,体用动静,无复准则,目随物视,耳随物听,行信足步,言信口说,面对人谈,欲猝取其舌;
貌与人笑,欲阴刿其肝。
贵利如珠玑,刈义如草芥,上下同一习惯矣。
不曾此等学问工夫,不曾知学古君子平日用心之如是,谓其饥食渴饮,与人同也,冬裘夏葛,与人类也。
意其心度识趣,与世俗人一等,则世俗所谓相毁相訾、相倾相陷等气习,例以为常情,俱不免。
故谮者之言易入,而听者之惑易深,此无足怪,亦无足憾,无足为解析,无足为芥蒂也。
何者?
此吾外无预吾内也,吾惟尽吾分内之所当然。
事官长惟知尽吾恭而已,不知官长怒我之有无轻重;
交僚友惟知尽吾信而已,不知僚友挤我之有无浅深。
凡在内者,一毫未有尽,则为吾愧;
而在外者,于我无加损,吾无容心焉。
《论语》所谓「人不知而不愠」,《易》所谓「不见是而无闷」,正此其境也。
故于此,益有以密吾恐惧修省之功,增吾之德而熟吾之仁,是又为吾进学之益也,何病焉?
某沿檄此来,盖尝讲道矣,而知心者绝少,幸吾友臭味相投,可与晤语。
而相聚日浅,恐亦未知心曲精微严密之功,因此略道其梗槩,以为切磋之资,庶几发轫取舍之分白,得以相期一意于圣贤高明正大之域之归,而世俗猥琐污陋之蹊径,不在论也。
惟其勉之,千万之幸,千万之望!
寿庆楼记 宋末元初 · 胡次焱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五、《梅岩文集》卷四
海宁君玉父,一家四代,愉愉如也。
乃于里第北偏鼎创岑楼,良辰暇日,偕其子若孙奉母夫人燕喜其上。
扁揭「寿庆」,曰,仰以寿其亲,俯以衍庆于其后也。
同年曹弘斋先生记之都矣,君玉甫近复移书,介子季徵予文。
予谓斯楼可书有三,敢以狗续曹碑辞。
弘斋记曰「仁者寿积,善者馀庆」,有味乎其言哉!
然尝思之,甲戌乙亥江左厄运,父子夫妇不相保。
当是时,一鼎同沸,何有于仁不仁、善不善之分?
《语》曰「仁者寿」,《易》曰「积善者馀庆」,无一而验,人直以为吾夫子诬天下后世之言。
已而天定胜人,如吴君玉避地生还,四代雍穆,如未经患难者。
东邻西舍不遑将母,君独板舆奉侍如潘岳家;
南乡北里我躬不阅,君独子孙燕侍如石奋家。
火燎原而灵光岿存,水滔天而砥柱矻立。
于是仁善之效,犹赖一线之尚在,非皇天悔祸,特厚吾君玉,以寄仁寿善庆之脉于欲绝不绝之顷,则六经败矣。
噫,人知澒洞初萧等枯,仁不仁一途,《鲁论》几妄语;
恭惟堂萱皤皤遐算,而仁寿之说藉君家以有證。
人知抢攘初玉石俱焚,善不善一辙,《周易》几空谈;
恭惟阶振振济美,而善庆之说藉君家以非诬。
是夫子所言,凭藉君玉,得以见信于世,君玉独有大造于《鲁论》、《周易》也。
惟天阴骘,非但延陵季子一家之幸,实行仁积善者之幸;
而扶持夫子所言,亦《鲁论》、《周易》之大幸也。
文子文孙斑戏于君玉侧,君玉又牵之以斑戏于慈母侧,在承平时犹不多见,况患难馀乎?
可书一。
《閟宫》诗,鲁人所以颂僖公也,曰寿则属之母,曰庆则属之孙。
盖寿莫大于老吾老,莫长于幼吾幼。
颂所以称孙,虽指僖公,然僖公周公之孙,既有此,则为僖公之孙岂不蒙此
僖公偕声姜之令妻,奉成风之寿母,而子子孙孙后僖公十四五传,馀四百载,流庆固深长也,《閟宫》庆寿之颂良非溢美。
拟摭《鲁颂》语为《寿楼颂》,颂曰:「松桷有舄,大启尔宇。
令妻寿母,既多受祉。
载色载笑,俾尔耆而艾君玉二子,一名耆一名艾。)
孝孙有庆醉且舞,君子有谷贻孙子。
不骞不崩,上帝临汝」。
颂成既,又遐思僖公仰有寿母,俯有孝孙,颂固宜矣,第未知僖公以上三代祖桓公,其母夫人子氏曾亲抚僖公申否;
又未知僖公以下三代孙宣公倭,曾亲侍僖公夫人风氏否。
猗与君玉,母子孙曾,笑语熙洽,耄倪四代,檀栾一家,斯又《鲁颂》所无者,可书二。
宋元祐间,族家创䌽衣堂,杨次公作记,首曰婺源胡氏,五世一时,子养其父,逮养其祖之祖,父鞠其子,及鞠其孙之孙。
政和间,从祖司业公侍父太中公,重侍祖母寿昌县中秋家宴赋诗,首曰「慈亲九十弄玄孙,朱紫蓝袍萃一门」。
好事者绘以为图,用侈衣冠之盛。
今以五十五之男,奉七十七之母,自四代衍而为五,又自五衍之无算也;
自曾孙衍而为玄,又自玄衍之无算也。
寿觞举,慈颜和,诜诜蛰蛰,方兴未艾,衣冠盛事不独在安定家,并在延陵家矣,可书三。
函三而论,仁为寿楼柱石,善为寿楼梁栋。
为人子者,行仁以寿其亲,柱石牢矣;
为人祖者,积善以衍庆于后,梁栋隆矣。
又必以鲁侯无绎之思,藏修游息其间,仁无绎,善无绎,寿亦与无绎,《䌽衣记》、《中秋诗》,风斯下矣
君玉名珏,图南时登仕试漕,共北时护戎倚郭。
《鲁颂》称「允文允武」,非邪?
若建楼岁月及溪山胜槩,弘斋记已书,敢略。
柔兆涒滩壮月望日,里人胡次焱济鼎书为后记。
上郡吏民为冯氏兄弟歌 汉 · 无名氏
 押词韵第六部
《汉书》曰:成帝时冯野王上郡太守。其后。弟立亦自五原太守西河上郡。立居职公廉。治行略与野王相似。而多智有恩贷。好为条教。吏民嘉美野王立相代为太守。歌之曰:
大冯君。小冯君
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贤知惠吏民。
政如鲁卫德化钧。周公康叔犹二君(○《汉书》冯野王传。《书钞》七十四。《类聚》十九。《御览》二百六十、三百九十六、四百六十五。《乐府诗集》八十五作上郡歌。广告补遗三十五作冯君歌。《诗纪》八作上郡歌。又《白帖》二十一引君、循、均三韵。)
女诫 其八 和叔妹第七 东汉 · 班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六
妇人之得意于夫主,由舅姑之爱己也;
舅姑之爱己,由叔妹之誉己也。
由此言之,我臧否誉毁,一由叔妹叔妹之心,复不可失也。
皆莫知叔妹之不可失,而不能和之以求亲,其蔽也哉!
自非圣人,鲜能无过。
故颜子贵于能改,仲尼嘉其不贰,而况妇人者也!
虽以贤女之行,聪哲之性,其能备乎!
是故室人和则谤掩,外内离则恶扬。
此必然之势也。
《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
此之谓也。
夫嫂妹者,体敌而尊,恩疏而义亲。
淑媛谦顺之人,则能依义以笃好,崇恩以结援,使徽美显章,而瑕过隐塞,舅姑矜善,而夫主嘉美,声誉曜于邑邻,休光延于父母。
若夫惷愚之人,于嫂则托名以自高,于妹则因宠以骄盈。
骄盈既施,何和之有!
恩义既乖,何誉之臻!
是以美隐而过宣,姑忿而夫愧,毁訾布于中外,耻辱集于厥身,进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
斯乃荣辱之本,而显否之基也,可不慎哉!
然则求叔妹之心,固莫尚于谦顺矣。
谦则德之柄,顺则妇之行。
凡斯二者,足以和矣。
《诗》云:「在彼无恶,在此无射」。
其斯之谓也(《后汉·列女传》)
七激 其一 东汉 · 傅毅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三
徒华公子,托病幽处,游心于玄妙,清思乎黄老。
于是玄通子闻而往属曰:「仆闻君子当世而光迹,因时以舒志,必将铭勒功勋,悬著隆高。
今公子削迹藏体,当年陆沈,变度易趣,违拂雅心。
挟六经之指,守偏塞之术,意亦有所蔽与?
何图身之谬也?
仆将为公子论天下之至妙,列耳目之通好,原情心之性理,综道德之弥奥,岂欲闻之乎」?
公子曰:「仆虽不敏,固愿闻之」。
玄通子曰:「洪梧幽生,生于遐荒。
阳春后荣,涉秋先雕。
晨飙飞砾,孙禽相求。
积雪涐我,中夏不流。
于是乃使夫游官失势,穷摈之士,泳溺水,越炎火,穷林薄,历隐深,三秋乃获,断之高岑,梓匠摹度,拟以斧斤。
然后背洞壑,临绝溪,听迅波,望层崖。
太师奏操,荣期清歌。
歌曰:陟景山兮采芳苓,哀不惨伤,乐不流声。
弹羽跃水,叩角奋荣。
沈微玄穆,感物悟灵。
此亦天下之妙音也,子能强起而听之乎」?
玄通子曰:「单极滋味,嘉旨之膳。
刍豢常珍,庶羞异馔。
凫鸿之羹,粉梁之饭(《书钞》一百四十四引两条)
涔养之鱼,脍其鲤鲂。
分毫之割,纤如发芒。
散如绝谷,积如委红。
芳甘百品,并仰累重。
异珍殊味,厥和不同(《书钞》一百四十二)
既食日晏,乃进夫雍州,出于丽阴,下生芷隰,上托桂林
甘露润其叶,醴泉渐其根。
脆不抗齿,在口流液。
握之摧沮,批之离坼。
可以解烦,悁悦心意,子能起而食之乎」?
玄通子曰:「骥騄之乘,龙骧超摅,腾虚鸟踊,莫能执御。
于是乃使王良理辔,操以术教,践路促节,机登飙驱。
前不可先,后不可追。
逾埃绝影,倏忽若飞。
日不转曜,穷远旋归。
此盖天下之骏马,子能强起而乘之乎」?
玄通子曰:「三时既逝,季冬暮岁,玄冥终统,庶卉零悴。
王在灵囿,讲戎简旅。
于是驷骥騄,乘轻轩,麾旄旗,鸣八鸾。
陈众车于广隰,散列骑乎平原
属罘网以弥野,连罻罗以营山。
部曲周匝,风动云旋。
合围促阵,禽兽骇殚。
仆不暇起,穷不及旋。
击不待刃,骨解肉离,摧牙碎首,分其文皮,流血丹野,羽毛翳日。
于是下兰皋,临流泉,观通谷,望景山,酌旨酒,割芳鲜。
此天下之至娱也,子能强起而观之乎」?
玄通子曰:「当馆侈饰,洞房华屋,楹桷雕藻,文以朱绿。
曾台百仞,临望博见,俯视云雾,骋目穷观。
园薮平夷,沼池漫衍。
禽兽群交,芳草华蔓。
于是宾友所欢,近览从容,詹公沈饵,蒲且飞红。
纶不虚出,矢不徒降,投钩必获,控弦加双。
俯尽深潜,仰殚轻翼。
日移怠倦,然后宴息。
列觞酌醴,妖靡侍侧。
被华文,曳绫縠,弭随珠,佩琚玉。
红颜呈素,峨眉不画,唇不旋朱,发不加泽。
升龙舟,浮华池。
纡帷翳而永望,镜形影于玄流。
偏滔滔以南北,似汉女之神游。
笑比目之双跃,乐偏禽之匹嬉。
此亦天下之欢也,子能强起而与之游乎」?
玄通子曰:「汉之盛世,存乎永平,太和协畅,万机穆清。
于是群俊学士,云集辟雍
含咏圣术,文质发曚。
达羲、农之妙旨,照虞、夏之典坟。
遵孔氏之宪则,投颜、闵之高迹
推义穷类,靡不博观。
光润嘉美世宗其言」。
公子瞿然而兴曰:「至乎,主得圣道,天基允臧。
明哲用思,君子所常。
自知沈溺,久蔽不悟,请诵斯语,仰子法度(《艺文类聚》五十七)」。
宋故提干王公圹记淳祐七年五月 宋 · 王敄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六四、《吴都文粹》续集卷四○
先君讳德文字周卿,家世福之福清,自高祖仲举徙吴,因家焉。
曾祖讳蕴。
曾伯祖著作郎,伊洛高弟,绍兴四年六飞南渡,知府事孙公佑以学行荐,白衣赐对称旨赐秩,玉音有通儒之
嘉熙四年郡侯王遂立祠于学,亦先君之请。
先祖讳大成,隐德不耀。
父楙,号分定居士参议陈公造有记,有著书三十卷曰《野客丛书》,石湖先生嘉美,为之跋。
先君携此书谒凤山李大参性传作序,家贫,力以版行,不负前人著述之志。
书成,焚之墓下,见者无不涕
先君资禀颖悟,笔端有口,屡魁京庠,士论推重,当世名胜争愿纳交。
显学盛文昌章自豸冠而师建宁,交游二十年,终始如一日。
海陵赵守善湘适值边兵毁破城壁,委请先君协力经理,董治版筑,城壁复完,以功奏补承信郎
先君蹭蹬不偶,弗克以儒科自奋,俛首鹖冠,调宁国酒税。
任满,太守王实斋复挽留一年。
庚子岁歉,发运史侍郎宅之以时多盗,命先君摄华亭
凡两载馀,往来湖泖,搜捕殆尽无遗类,邑人赖以安妥。
大漕陈垓亦以先君才能敏卲,俾兼船场市舶
未几,徽守郑宗山奏辟监榷货务会纸门及额,受赏转承节郎,受南桥酒官
磨勘拟转保义郎,以出仕二十年,尚可循转,先君耻于右选,意欲世科,置而不问。
先君手笺鹤山魏先生渠阳诗集》,析文辨义,诂注甚详,鹤山嘉之。
亦既锓板以广其传,克斋游丞相似为之序,真西山德秀、杜立斋范、王实斋遂皆有跋语,亦各举先君科目。
秘监李侍郎心传跋云:「此五人者天下之正人,周卿与之游,亦无忝于所生矣」。
近蒙游相召命沓至,且有里除之诺,方且自喜,夫何一疾,医药勿疗,归正寝而殂矣,痛哉!
先君享年五十七,生于绍熙改元四月二十九日,终于淳祐六年十月二十二日
先君娶周氏,男一人敄,方志于学。
忍死竭力,择次年五月十二日卜葬于吴县横山桃花坞先茔之侧。
若夫先君平昔云为操履,毕载于前之名胜跋序,姑掇其大概,刻石幽隧,以为不朽之识云。
孝男敄泣血谨书,兄奉议郎、知处州丽水县主管劝农公事斗文填讳。
怨诗 东汉 · 张衡
四言诗
文心雕龙曰:张衡怨篇。清曲可诵。
猗猗秋兰(秋兰。咏嘉美人也。嘉而不获。用故作是诗也。),植彼中阿。
有馥其芳,有黄其葩。
虽曰幽深,厥美弥嘉。
之子之远,我劳如何(○《御览》九百八十三。困学纪闻十八。广《文选》九。《诗纪》三。○逯案。《诗纪》作怨篇。今据《御览》改之。《诗纪》从广《文选》。不载序文。今为补入。)
我闻其声,载坐载起(○《文选》二十三赠士孙文始诗注。范晞文对床夜语。)
同心离居,绝我中肠(○《文选》二十三赠士孙文始诗注。)
上疏自陈 东汉 · 邓骘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九
臣兄弟污秽,无分可采,过以外戚,遭值明时,托日月之末光,被云雨之渥泽,并统列位,光昭当世。
不能宣赞风美,补助清化,诚惭诚惧,无以处心。
陛下躬天然之姿,体仁圣之德,遭国不造,仍离大忧,开日月之明,运独断之虑,援立皇统,奉承大宗
圣策定于神心,休烈垂于不朽,本非臣等所能万一,而猥推嘉美,并享大封,伏闻诏书,惊惶惭怖。
追观前世倾覆之诫,退自惟念,不寒而栗。
臣等虽无逮及远见之虑,犹有庶几戒惧之情。
常母子兄弟,内相敕厉,冀以端悫畏惧,一心奉惧,上全天恩,下完性命。
刻骨定分,有死无二。
终不敢横受爵土,以增罪累。
惶窘征营,昧死陈乞(《后汉·邓禹附传》)
汝州李中丞十二878年 唐末 · 罗隐
五言排律 押青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白梃 福星 黄巾
群盗方为梗,分符奏未宁。
黄巾攻郡邑,白梃掠生灵。
尘土周畿暗,疮痍汝水腥。
一凶虽剪灭,数县尚凋零
理必资宽猛,谋须藉典刑。
与能才物论,慎选忽天庭。
官品尊台秩,山河拥福星
虎知应去境,牛在肯全形。
旧政穷人瘼,新衔展武经。
关防秋草白,城壁晚峰青。
破胆期来复,迷魂想待醒。
鲁山行县后,聊为奠惟馨。